實驗結束后應該對操作臺面,儀器,實驗用具及環境進行清潔,這對污染的控制尤為重要。
1、實驗后所有的試劑按照要求進行存放,廢料和廢液及時清理,避免存放過多和過久,廢液缸用有效氯含量為2000mg/L消毒水浸泡消除核酸污染;
2、離心管架、試管架等可重復使用的物品浸泡到500mg/L 的消毒液中過夜,第二天用清水清洗后晾干使用;
3、對各區的生物安全柜、潔凈工作臺先用75%酒精或者500mg/L 的消毒液擦拭后采用紫外燈進行消毒處理;
4、配制含有效氯500mg/L的消毒液對設備表面、臺面、地面、物品表面、傳遞窗內及門窗進行擦拭,再用純化水對設備表面、臺面、進行擦拭,避免消毒液對實驗器具的腐蝕,儀器如核酸提取儀采用內部紫外消毒程序進行照射;
5、操作臺面使用移動紫外消毒車近距離輻照1小時,應使燈管距離工作區的距離在60-90cm;實驗室內則使用室內紫外燈整晚輻照。
對于PCR實驗室的員工而言,在進入、使用與離開實驗室時都要遵守相關的操作規范。既然如此,要遵守哪些操作規范呢?下面,就為大家介紹PCR實驗室的員工操作規范。
PCR實驗室的員工操作規范員工在進入、使用與離開PCR實驗室時要遵守以下5條操作規范:
規范1:員工進入PCR實驗室前要先進入緩沖間,在工作服外加穿罩衣,戴好口罩、帽子和兩層手套,穿好鞋。進入緩沖區后要隨手關上外門,需要時打開照明按鈕。
規范2:員工在緩沖間內首先要打開緩沖間內的空調,再打開生物安全柜的按鈕,把實驗所需物品放入生物安全柜中,并且等待10分鐘后方能進入實驗室。
規范3:員工進入PCR實驗室后要先去工作區,打開照明按鈕與前玻璃門,把實驗所需物品放入實驗臺內,并且做好清潔物品與污染物品的區分。觀察負壓表指示數值,若數值不在預定范圍內要進行負壓調節。觀察溫濕度計,并填寫溫濕度計使用記錄。
規范4:員工進行實驗項目前必須把手臂放入生物安全柜內,待1分鐘后才能開始操作。實驗結束后要對實驗物品進行分類處理,并對工作臺面進行消毒。
規范5:工作人員在對實驗物品進行分類處理的同時還要打開排風,待風10分鐘后放下前玻璃門,打開生物安全柜紫外線燈進行消毒。離開實驗室前脫去第二層手套,填寫儀器使用記錄后才能離開。
現在,在很多行業生產中,都能見到無塵車間的身影。很多企業為了提高自己產品的競爭力,都選擇了無塵車間的建設。那么,無塵車間到底有什么特別的優勢呢?
首先,無塵車間可以將潔凈氣流盡快的分布到整個潔凈區,然后以此來沖淡室內污染源塞不的塵、菌以及對空氣的污染,從而達到生產環境所要求的潔凈度。
不但如此,無塵車間還能將污染源盡快的在室內排出,減少塵、菌在室內的停留時間,縮小不潔物質跟產品接觸的幾率。
無塵車間是指控制產品(如硅片)所暴露的大氣的清潔度和溫度濕度,以便產品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和制造。這個環境空間的設計和建造過程可以稱為凈化工程。
針對無塵車間凈化空調系統的加濕問題,有許多常用的加濕方法,包括噴水、濕膜、高壓噴霧超聲波等水加濕。這些加濕方法屬于等焓加濕過程。
然而,噴射蒸汽、噴蒸汽和電極(電加熱)加濕是將蒸汽噴射到空調的空氣供應中,加濕方法是等溫加濕過程。
目前無塵車間在航空航天機艙中排名,基本上屬于一級,屬于面積相對較小的特殊領域。
此外,生化實驗室和高精度納米材料生產車間對等級要求較高。物聯網芯片的發展將是未來需求的主要方向。
無塵車間還可以考慮空調的要求,如室內溫濕度的均勻性均和工作人員的舒適性要求。
同時,采用無塵車間工程生產產品的企業有效控制了產品的外觀質量,滿足了客戶的質量要求,增強了公司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,贏得了客戶的信任。